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真人娱乐场-真人赌场|上海日记|做人难,做好人更难

发布时间:2025-10-16 23:49:07    次浏览

那一年谌老师五十八九岁了,他时常念叨说我们这个班是他这一辈子带的最后一个毕业班了,他还有一年多时间就退休,没有可能从高一年级起再带一个毕业班了。他衷心地希望我们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能考上大学,能考上北京、上海大学的,就考到省外去,考不上省外大学的,就考省城里的大学。考不上省城里的重点大学,考一般的大学也可以。就像他这样,哪怕是考上省城里的师范学院,也能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谌老师的家就在县城里,他的夫人是县医院的医生。他们两口子的一双儿女,女儿在省城财大毕业当会计,嫁了人,定居在省城河滨公园附近;儿子在北京读研究生,准备出国。谌老师的家庭,无论是在县中,还是在整个县城里头,都是被作为楷模称颂的。连县委书记、县长来学校时即席讲话,都要提及谌老师。谌老师说他已经日薄西山,结构封顶,无所作为也无所求了,他唯一的巴望就是自己教的学生能有出息。他说他是穷苦农民的儿子,他是缠溪那后半边长箐地方的人。那地方偏得恼火,山大干土多,就是缺水,没有缠溪地方滋润,也没有缠溪那么美的风光。谌老师说他高中毕业那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饿饭啊,莫说读书了,就是活着熬过来都不容易。临近高考前几天,他回到村寨上。他的父亲,一个脸上爬满了愁惨皱纹的老农,把他领到了坡上,指着干巴贫瘠的土地说,长箐这地方,不要说出大学生了,就是出你们这几个高中生,都是稀罕事情。你去考吧,考上了,你就摆脱世世代代在泥巴地上勤扒苦挣的日子。考不上,你就回家来,像我一样在这块土地上刨食吃。以后说上一个乡村里的能干婆娘,在劳累中过一辈子山寨上的平静生活。谌老师说他完全听懂了父亲的话,他望着蓝天,望着山间飘飘悠悠的雾岚,迎着从垭口那边吹来的风,声气不大地对父亲说,他要考上,他也能考上。他真的很憧憬层层叠叠大山外头的世界,想到外头的世界去看一看,太想了。要去赶考了,他的父亲没有给他准备钱,也没有给他粮票,这些东西学校里补助给他了,仅够他考试那几天用。他父亲笑了一下,那笑容就像在哭。他父亲给他准备的,是一包馒头。长箐地方不产麦子,故而那里的人也不会做馒头,谌老师询问地望着父亲。父亲对他说,饿饭饿得最凶那些天里,他跑去了川黔铁路工地,工地上的人,对他说,紧缩开支,我们不招民工。他说,我不要工资,不要钱,我天天随你们干活,白干,你们只要管我吃饭就行了。人家看他人高马大,有力气,干活时又肯出力,便朝他点了一下脑壳,他就此留了下来,天天随着工人们干铁路工地上那些挖土方、抬石头、挑石碴、扛木头一类的苦活、重活、累活,直干得筋疲力尽,浑身淌虚汗,工人们开饭,他跟着吃饭。到了工人们发工资的日子,食堂大师傅见他那么卖力地干活,人又实在,却没工资领,就同情地多给他几个馒头,顺便舀—勺酸菜肉末给他。他把酸菜肉末舔了个一干二净,领了十几个馒头,一层一层包得严严实实地就往家里跑。大师傅问他为什么不把肉末带一些回家,铁路工地上一个月可是只炒两回肉吃,很难得的。他苦笑笑说肉末的香气太浓了,走在路上一闻就晓得,那是要遭人命灾祸的。他低头指指那包馒头说,也不能让馒头的香气透出来,他怕透出来以后就在路上给人抢了。馒头带回家,一家人眼睁睁地瞪着那包包,不断地咽着口水,那是灾荒年头的乡村啊,一点点食物的香味都能引起人极大的欲望。一家子人饥肠辘辘直等到夜深人静,才敢拿出来吃。馒头冷了,不敢把它重新蒸热,一蒸寨子上的人就都闻到香气了。 父亲也由此,学会了蒸馒头。现在儿子要去赶考了,父亲就特意磨了面,给他蒸了这一包实实在在的救命馒头。真是救命馒头啊,谌老师去州府赶考的半路上,老天下起了暴雨,引发山洪。谌老师他们几个同学正走在小桥上,一大股汹涌的泥石流冲来,就把小桥冲垮了,几个同学惊叫着落了水,随身所有带的东西都被大水冲走了。一个小个子同学,被卷进了漩涡,再也没找着。谌老师他们几个会一点水性的,挣扎着爬上了河岸,又是风、又是雨,浑身透湿地迎风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狂风暴雨一点没有停的意思,他们只得手拉手爬到一处山岩下头躲雨。大雨整整下了一夜,几个同学又冷又饿,全靠湛老师背在身上的那一包馒头,打开来虽然全被河水、雨水泡酥了,但一下子就被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光了。也全赖谌老师父亲的这一包馒头,他们同学几个才熬过了风雨之中的漫漫长夜,才抵住了饥饿和寒冷。我不晓得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想起谌老师临近毕业给我们讲的这件往事,但此时此刻这件久远的往事浮上我的心头,我顿感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至今我仍记得,谌老师这么大年纪了,在给我们讲起这件往事的时候,他的眼里还是闪烁着泪光。是啊,没有人晓得我们这些偏远山乡里长大的孩子求学的艰难,没有人晓得我们这些孩子完成学业后要融进都市的种种困惑。谌老师他们那一代人是这样,我们这一代人也是这样啊。自小我们就立志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好人,我们也要像上海人歌中唱的,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可是难啊,做人难,做好人更难!本文摘自《上海日记》,叶辛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8月 内容简介:《上海日记》是叶辛近年来继创作《华都》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部创新力作。与其过去作品不同的是,这部作品创作重心转移。作者把目光瞄向了改革开放以后,千百万涌入大中城市的外来移民、新都市人,着重描写了一个从贵州偏远山区来上海求学的大学生全小良,怎样由一个农家子弟努力融入上海大都市生活的故事。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展开,讲述了主人公全小良在大学毕业之后酸甜苦辣、跌宕起伏的经历。他努力工作一心想做出成绩却被单位辞退;他青梅竹马的美丽恋人苗杉,终因生存的压力和对爱的失望而嫁给他人;他满以为以自己的年轻帅气、才华横溢和忠心耿耿,博得了富姐的欢喜与爱情,从此可以过上奢华如意的生活,成为一个所谓的“上等人”,结果却遭到富姐无情的报复和抛弃。小说的人物命运一波三折,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充分展现了当代新上海人丰富多姿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困惑烦恼,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相关书籍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当代中国出版社立场,如转载请标明出处如果您对内容感兴趣 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当代中国出版社(微信号:DDZGCBS)“关注当代 阅读中国”当代中国出版社将继续以读者为本,为广大读者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书,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回复:毛泽东/胡乔木/陈赓/陶勇/季羡林/小书馆/预测术/传记/文学/大师/经济/名人/励志/职场/:即可浏览相关内容,也可以直接给我们留言,留下您的宝贵意见